Browser components

Intro

迁移指南: https://www.chromium.org/developers/design-documents/cookbook/

Layered design of a component:

image-20240217102541661

What is a browser component?

image-20240217103631384

Directory structure of a browser component:

image-20240217103551252

Example: safe browsing

以security_interstitials为例来看一下component的相关实现。要测试safe browsing可以用以下网站 https://testsafebrowsing.appspot.com/ (注意在chrome里要打开安全浏览)。

README中提到SecurityInterstitialControllerClient 处理安全浏览相关的提示逻辑,搜它的子类,我们以SSLErrorControllerClient为例。如果尝试访问chrome://interstitial中关于SSL的链接会触发以下调用:

未命名绘图.drawio

相关的统计数据在单例SafeBrowsingMetricsCollectorFactory中。

https://www.chromium.org/developers/design-documents/safebrowsing/

日常记录/2402

最近觉得有意思的

  1. 前日和一位猎头朋友聊了聊,这位猎头朋友专做游戏行业,不过我已经不在游戏行业了,不妨还是听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1. 脉脉会卖用户信息,猎头付费可以购买脉脉的人才库,我大概看了一下,数据主要包括行为分析结果(是不是急招/疑似在找工作),个人信息(假名,但是由于注册可以提供企业邮箱所以企业信息是真的)等,猎头可以通过这个信息直接给你打电话。这也是为啥有时候很奇怪猎头怎么知道自己电话的原因;
    2. 猎头对自己公司、部门的组织架构信息比自己想象的要全面和准确,猎头和猎头、你的各位同事之间也会互通有无。“谁手里还没有几个猎头的微信呢”是吧。听说我离职以后有几位同事也跟猎头打听过我的去向hhh;
    3. 圈子很小,声誉很重要;
    4. 现在AI真的很火,国内公司都在砸钱抢人,特别有21年的时候游戏行业抢人的盛况。不过我持谨慎乐观态度,毕竟算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按照猎头朋友的说法这次跟元宇宙不一样,这次是一个金库已经拔地而起在你面前了,钱就在那里,你要不要。听起来挺让人热血澎湃的 :D
  2. 前日在深圳地铁上看到的,你搬砖的样子真的👍

image-20240225170006781

  1. 我感觉在国内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能跟气候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今天去了一个东北小店吃饭,七八点的样子,老板娘在门口喃喃道这个点了街上还这么多人嘞……

  2. 看到了个鬼故事

3ef09fc0e54f1505d73e902fe89764e

最近看了什么

Video generation models as world simulators

2月15日,OpenAI的文字转视频模型SORA横空出世,这个震撼的效果直接宣判了一众从事AI视频生成的初创公司的死刑。

我读了一下tech report,能“大概看懂”,但是因为自己不做这个领域很难说自己理解的对不对,就不误导大家了。这里推荐一篇知乎文章:Sora 的一些个人思考 - 张心欣的文章 - 知乎

顺带一提,要理解LLM,推荐Stephen Wolfram写的《这就是ChatGPT》。

毫无意外OpenAI 并没有立刻开放公众使用SORA。因为很容易理解一项新技术民用一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用在未曾想过的地方。这个让我想到以前看的一本关于传播学的书《calling bullshit》,里面有提到we are drawn into the ocean of bullshit.求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而AI制造的东西让求真的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更不论一些宣传憎恶和恐怖的视频了。

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很久以前偶然在知乎翻到了一个帖子推荐这本,刚好微信读书上架了。坦白来说看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原则》、《认知觉醒》一类的个人成长类的书籍会觉得这本书多是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作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人,大大咧咧敢想敢做。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药效过猛了,不过想要的东西自己主动去争取基本上还是没有错的。

看过这些书总结提炼一下共性:

  1. 自己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负责人,你对自己的人生负全部的责任;
  2. 实事求是,以原则为中心生活;
  3. 独立很重要,互赖更重要,要走的远还是要与别人多建立连接。

影响力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教我们怎么“拥有清醒的意识”的书。如果身边有人沉迷于直播带货、励志培训而他又听劝,这本书不妨推荐给他。

技术为径:带领公司走向卓越的工程师

这本书讲了技术领导如何做管理,如何带团队的方方面面。作者是软件工程技术出身,从基层员工到高管都做过,所以写出来的书既不是太过于阳春白雪视野也不至于局限,各个阶段的读者可以各取所需,给的例子也非常接地气。

谈读书

小时候最喜欢逛的地方是书店,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呆的地方是图书馆,工作以后我住在哪里时间一长那地方就会长出一箱书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算是一只书虫吧 :smile:

小时候会读一些“家长、老师以及自己都希望自己能读完”的东西,例如世界名著一类。现在回过头来想小的时候读《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在人间》这些作品具体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所幸彼时出版行业不像现在鱼龙混杂,大多数作品的翻译质量都还在线,读不懂名著背后的内涵没有关系,巴尔扎克这些文学巨擘描述的欧洲底层社会的日常起居已经足够让年幼的自己开眼看世界。

上学的时候读书更多是一种消遣,拥有可以在题海中浮出水面呼吸一口的闲暇,并且相比游戏和出去跟其他小朋友“鬼混”读书在家长看来也更可以接受一些。

工作了以后读书更多有功利的成分在,作为社会人终有走出学校成家立业的一天,而生活中需要的很多常识都是学校里不会教的。所幸有一些天才肯花大量的时间写书提点后人,能遇到大师写的著作并且能与之产生共鸣也是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有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根据书的题材详细叙述了不同的书的阅读方式。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常强调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似乎没有教过如何去读书。金老爷子写过一本《书读完了》讲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吕叔湘老爷子写过一本《书太多了》讲如何把书读薄。“读书如做事,宜节制,勿过度”。人生苦短,好书多,烂书更多,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功利性的学习还是非功利性的消遣应该是每一个书虫的必修课。

阅读的品味和如何选书

金克木老爷子说过,读书就是读人,读人也是读书。而与人交往讲究一个气场合不合,读书亦是如此,人挑书,书也挑人,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即是此理。

孩提时代读《围城》,除了记得钱钟书老爷子的幽默的文笔,方鸿渐的“克莱登大学”以及“婚姻是一座围城”以外其余内容几乎囫囵吞枣。青年时代重温《围城》方能看出对小布尔什乔亚的知识分子的彻底解构。设想如果我现在重新拿起《围城》,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合适的年纪遇到合适的书是一件幸事。而如果这合适的书能对自己颇有影响和帮助那就更好了。

不记得哪里看到过一句话,你的层次什么样取决于你最熟的几个朋友是怎么样。与人交往是这个道理,读书亦是这个道理。You are what you read,这里就有一个阅读品味的问题。

但凡读书比较久的书虫应该都对出版市场和著名作者有一个大略的了解,什么系列值得收藏,什么书基本只会读一遍,什么书碰不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这个基本的判断是要有的。

金老先生讲阅读品味的时候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有一些书籍是根,其他书籍都是从根上生出来的叶。读多少叶都似盲人摸象,最后一定是要不畏难去寻根。而金老先生也对持怀疑意见或者怵于寻根的读者开了一副定心丸:经典是永不褪色的,能长久流传下来的东西会是足够简单的东西,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来说不应该成为问题。

当然凡事并无绝对,对于理工科的阅读我的经验来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想看一个领域前沿的东西,去找大牛和他的弟子们写的survey,大牛们一般比较爱惜羽毛,所以自己师门的东西一般不会太过离谱。如果想看一个领域的经典的东西,找开创这个领域的人写的著作。有人靠谱的人指路总是没错的。

对于出版社来说,曾经我会靠一个出版社来筛选一本书值不值得看,不靠谱的出版社出的书大概是不值得看的,但是靠谱的出版社因为业务扩大最后也会良莠不齐。不过看得多了基本上认为该出版社的哪几个系列是值得看的,以至于到这个系列里面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最后还是回到了看作者和译者这个金字招牌上来。

每打开一本书都像是交了一个新朋友,交友需要筛选,买书需要成本,而看书更需要宝贵的时间,所以如何高效选出来合适自己的书是一只合格的书虫一直在训练的能力。

阅读的方式

我喜欢读纸书。

信息时代我们的屏幕时间越来越长,需要读的东西越来越多,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可能远比自己以为的要长(不妨看一下自己的手机屏幕时间统计,有惊喜),所以有时候会被迫在自发光电子屏幕上看一些东西,但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去读纸书,或者电纸书(Kindle/文石, etc.),毕竟纸书方便翻查,电纸书不那么刺眼。

我曾经买书的一个原则是如果这本书我大概率会看(查阅)第二遍,那我会把它买来。来深圳以后这样坚持了两年发现几乎是不可持续的,我人虽然不会再长高了,奈何我的书架一直在长高,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人高的书架……直到有一次搬家搬了四箱书出来把我搞的几近崩溃我才严肃考虑是不是应该买一个电纸书方便一些。

也有一些朋友喜欢用ipad看书,苹果的屏幕效果的确是好,平板记笔记也是极方便的。

最近兴起了一股听书的热潮,得益于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对听书体验的重视,我们走在路上除了听歌听相声听纪录片以外又多了一个选择。不过我个人对听书不是特别感冒。我自己有洗漱做家务的时候听纪录片听新闻的习惯,不过大约不反复听几遍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说来见仁见智吧。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能遇到触动自己的好书,神交一些新的朋友,日子过得有趣一些 :)

附录:书籍和作者推荐(2024年1月更新)

本章所述的书籍都有个人的喜好在,并且限于篇幅仅选择我脑海里能回忆起来的对我影响较大的书,并且大多数领域我并非专家,挂一漏万还望海涵。

专业的书籍我整理在了这个github repo中,这里会尽量偏非专业一些

理工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by P. Lax

如果要我推荐一本书给学习计算数学的同学读,那非这本莫属了。观点非常高并且有大量的实战例子。Lax老爷子也写过很多别的教材,质量都是上乘。

什么是数学 by Richard Courant

适合9到99岁老少咸宜的数学科普读物,用浅显的语言从初等数学讲到高等数学,是可以让人体会到数学的快乐的一本书,中文翻译也非常好。

Heroes in My Heart by ukim

此生无悔学数学。这本小册子可以让非数学的人了解一下数学家是一群怎样的生物。

除上述书籍的作者,我还推荐:

  1. Richard Feynman的物理教材和个人传记,Feynman可以说是真的人赢的剧本;
  2. MIT Press,Princeton,Springer,O’Reilly,人邮图灵新知出的教材和科普读物的质量大多很有保障的;
  3. 北大的科学元典丛书部分偏现代的著作也可以拿来一读;
  4. 湖南科技的第一推动系列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找有需要的来读。

经管

经济学原理 by N.G. Mankiw

老美写教材的风格就是非常实用,学完一个东西立马给你找个现实中的例子。这里都是常识,知道了不一定会让你发财,但是应该能降低你破产的概率。

置身事内 by 兰小欢

一些生活在中国最好知道的常识,读完以后可以尝试用兰老师的分析框架解释一些问题,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自古央地矛盾似乎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一点在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详细的论述。

除上述书籍的作者,我还推荐:

  1. Nassim Taleb是一位天才,天才愿意花时间给凡夫俗子写书布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2. 黄奇帆是神人,其著作和讲稿很值得一读;
  3. Charlie Munger写的都是大实话;
  4. Ray Dalio的《原则》值得拿来一读,但是在国内有点过誉了;
  5. 美联储出的一些小册子/白皮书质量非常高,另外债务危机看伯南克那本《伯南克论大萧条》。

文史

中国通史 by 吕思勉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by 钱穆

这两书放到一起说。文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发现上了岁数的人都喜欢看历史,大抵是人生的阅历告诉他们人类的本质上是复读机。

邓小平时代 by 傅高义

不太配评价邓公。化用一句作者在书中的话罢: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的中国人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除上述书籍的作者,以下作家我也很喜欢:

  1. 刘慈欣,凡尔纳的小说,有时候我觉得凡尔纳是一个穿越者;
  2. 梁实秋,季羡林,钱钟书、金克木、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
  3.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质量参差不齐,按需阅读;
  4. 郑渊洁,黄春华,沈石溪,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儿童文学小说;
  5. 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自然是极好的,要读完整译本。

哲学思想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by Stephen Covey

如果你喜欢Dalio的《原则》,那么这本可以说是《原则》的指导思想。读它很有收获,更重要得是照着做。

中国哲学简史 by 冯友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by 王力

这两本书放到一起说,常识和中哲都是能找到自己民族认同感的一种方式。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by 刘擎

现代西哲入门。而且因为是“现代”哲学,所以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有一些指导意义的。

除上述书籍的作者以外,我还推荐:

  1. 毛主席、邓公、朱总理的著作都可以拿来读读,大有裨益;
  2. 理想国译丛看到感兴趣的赶紧买,不知道啥时候就买不到了;
  3. 中哲也是一个宝藏,我们现在所困扰的问题千年前的先贤们也有过相同的困扰,听听他们怎么说也是有帮助的,春秋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癸卯年记

癸卯年大概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年份,总体来说自己在原地踏步,并且越发体验到time flies very fast。无论怎么说写文章总是要有一个开头的,那这便是一个不太好的开头了 :D

记忆撷珠

今年年初我开了一个笔记,专门记录每天下了班以后干什么。实践证明我的自制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差得多,比如如果要问我时间都去哪了,翻一下5月,好像整个5月都在打游戏……

image-20240104201155143

**嗯,主要是XCOM真的太好玩了。**我对一款游戏的机制非常上瘾就会一直玩,玩到想吐直接弃坑。这样的休克疗法会造成我经常在一款游戏上花太多时间挤占了我正常处理其他事情的时间。所以同事跟我讲哪个游戏很好玩推荐我去玩的时候我第一反应都是NONONO,万一这游戏好玩我接下来一个月啥都别干了……

XCOM是一个例子,下半年上线的瓦罗兰特是另一个例子。上线以后公司内网认识了一些朋友有一段时间回家就开黑,快乐是真的很快乐,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自己原来也是在用打游戏逃避一些事情。

自制力还是太差,sigh。

统计了一下去年的LOG,发现我的问题主要不是效率太低(当然效率低也是一个问题),而是大多数时间都去打游戏了。我自诩自己不是一个游戏瘾大的人,上本科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怎么打游戏了,而从日志分析来看并不是这样。从这个侧面我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差异会如此之大的原因。

去年值得记忆的还有一些友人来访,甚至于还有一位友人我跟他说你现在来啥都看不着的时候跟我说“没事,去看你嘛”。方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确是人生一大享受。

跟友人交谈总体感觉大家都是在往更高处走,有的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事业上也有突破,为自己的好朋友开心是真的很开心呀。

年底提离职的间隙回了一趟母校,惊觉日复一日的生活已经让我失去了对时光流逝的感知,有几位自己想要拜访的恩师早在几年前就退休了。对“常回家看看”这句话于是有了新的理解。这段经历值得单开篇聊聊,等寒假发出来吧。

关于成长和职业上的思考

年底我离职了,没有拿年终奖就离职了。

从刚参加工作的笨手笨脚到工作两年以后的渐入佳境,到今年上半年工作开始进入了瓶颈期,整个一年几乎都是在做一些非常繁琐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其实对自己工作状态的不满已经积怨已久,而我总是不愿意面对。从外部环境来说很少会有人考虑在这个环境里跳槽,即使是跳槽的朋友也很少会有21年(可以称之为流金岁月了)的非常夸张幅度的加薪。每个人都会跟我说“苟住”,仿佛离了这份工作自己就会怎么样一样,而这份工作就是一个避风港,自己仿佛就是一艘小船,需要“等”到风浪过去再出港海阔凭鱼跃。

然而“苟住”真的是最安全的吗?我认为不是。

国内互联网人的职业生涯是非常短和卷的,这可能也是很多在国外的朋友不太愿意回国的原因。大抵上是存在“在XX岁需要达到YY职位负责WW业务年薪ZZ万”这一个尺度的。这个尺度在平时工作的时候感觉不到,但是一旦遇到组织架构调整(高情商说法,洋人还有一个文雅的用词叫reorg,低情商:整个部门被一锅端)你的下家就会用这个尺打量你,在这个尺度以下的人会被打上低潜的标签,迎接自己的就是人才梯度的靠后(最后被裁员)和跳槽被压价。

这个环境对每个人来说的最优解就是持续寻找增量:升职OR做核心项目OR加薪。事实上这三者有一个能拿到那么这份工作就值得继续做下去。如果都拿不到那还是趁早走为上。

项目可以有很多,黄了可以再开一个,自己的青春只有一次。

自己做到后面承担的是繁琐的工作固然是因为自己没有赢得领导的信赖,自己工作方面还有不少欠缺,这块我不会给自己找借口,没有做好是没有做好,希望下一份工作能让别人觉得我更加靠谱一些。

这一年我也有尝试进行一些自我迭代,有一些新的想法会记到笔记里。记笔记切记要对自己诚实,毕竟这玩意只有自己会看,自己就不要欺骗自己了嘛。

下面是我的笔记的一部分:

1.  需求要先对好,可以预期的可以不做的一定要坚决拒绝;
2.  别人做好的功能一定要亲自过目一下,再给领导看;
3.  时刻记住领导最关心的任务是什么,定期汇报进展。该任务如果有进展尽快做好下一步工作;
4.  说话不要太强势,让别人多说;
5.  一定不要有优越感,自信和优越感是两回事。如果别人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那么大概率就是拒绝,话题可以就此打住了;
6.  要对数据敏感,常用的数据、数量级要记在脑子里。

在我们的项目又一次延期以后我终于停下来反思自己的处境,而当时非常碰巧有一个新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这成了我提出离职的导火索——嗯,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等自己有了离职的想法以后,看什么都感觉很喜感,比如你的腾讯朋友正在看机会 :D

1704376545582

新的工作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做游戏开发,坦白来说年届而立的时候换一个行业还是需要勇气的,这意味着自己从本科开始的专业积累(除了一些编程方面的前置知识和经验)几近清零。但是很奇怪我并没有在换行业这件事情上纠结特别多,过去上学的转专业、工作换项目的经历已经让我养成了“反正到时候都要现学的,就比谁学的快而已”的自信。

从个人观察来看IT行业大多数的技术性工作从入门到成为一个熟练工只需要1-3年,大多数人的3年经验和8年经验没有区别。这中间的区别就是雇主愿意给员工的涨薪溢价以及自己不会陷入35岁危机的一张手牌。

说到35岁危机,推荐一个我今年看到的深刻影响我的公众号:重远投资观。该号主的一些结论在我脑海里只是模糊的想法,而他可以把这些想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我为什么会为这位博主知识付费的原因。

举一例比较有代表性而我也认同的观点,实际上该观点炒过股的人应该都不觉新鲜:

房价来自于边际成交价格。一套房子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其成本(建筑成本,土地出让金等等都包含在内),而是取决于同小区其他房子的成交价格,而成交价格来自于预期(类比:股价来自于市场预期)

从这个逻辑出发可以推断出技术值不值钱也是同理,技术本无贵贱,技术的价值取决于雇主给员工支付的工资,而这又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中该技术的边际成交价格(这取决于市场热点,劳动力供求等多方面)。说人话就是:价值来自于共识

男怕入错行亦是此理。

在增量赛道上持续寻找增量(升职/核心工作),意识到增量不在的时候果断切换赛道(跳槽/转行),这或许是破解35岁危机的一个办法吧。

这对单身汉是很可以操作的,但是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我也深知我现在可以折腾的privilege来自于自己还没有成家,那就尽量多折腾点这样可以让自己以后的小家庭过得更好一些吧。

今年看到一句稻盛和夫的话

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深以为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我从去年开始去掉了年终总结立flag的习惯,因为我意识到在随机游走的环境中立一个确定的flag是不太靠谱的事情,比如换行业这个选项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过。

前日读到了友人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慢慢变富,深以为然,摘录如下

众所周知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概率的游戏,这个说法我都说过无数次了。天降横财、一夜荣华、时来运转的概率和买彩票差不多。相对于这些不确定的事情,我们能掌握的可能是那些收益率低于 5% 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可以跟金融相关也可以跟自身提升相关,总之有正向收益的事情,你都可以把它理解成增加确定性的事情,也即增加概率的事情。比如:

定投你看好的大盘指数
去机会更多的城市生活
定期健身,健康饮食
认识更多的人
学习跨行业的知识等。

我和他一样有一种自己以后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自信,毕竟老子穷了那么久了,就想换个显卡不眨眼,咋就不行了。而我也认为不去立一些flag而做概率上能让自己以后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正确的。

在这里斗胆化用邓公的话,希望自己新的一年继续做到“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不要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突破总是发生在不那么规矩的地方;

开动脑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实事求是:诚实面对自己,诚实面对客观世界,一切从客观规律出发(P,S,,私以为马斯克是一个很实事求是的人);

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可以团结的人,多行善事,找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一起将饼做大,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这一点比较像柯维的互赖理论,后文推荐阅读里面有这本书)

写到这里开始真实地对明年的自己充满了期待。

癸卯年冬月廿三是为记。

附记①:去年开始通过腾讯公益为春蕾计划每个月捐100,然后公司配捐的钱投入到了另一个赡养老人的公益项目中,按照现在主流的舆论我算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笑)。

附记②

今年读了什么

一点题外话:今年11月的时候偶然刷到了文石出了BOOX Note X3新品,刚好赶上首发,问了一下同事国产电纸书怎么样,同事纷纷反映你对电纸书的刻板印象(刷新慢,屏幕小,系统封闭)都是来自于多年前的kindle,现在kindle能被国产电纸书吊起来打(当然kindle有300PPI,可能用了就回不去了,不过现在277PPI的国产屏我用着也挺舒服的),于是决定买一个回来当泡面盖。

我是这么想的,一本书算它50,看完50本就回本了。实际上买了电纸书第一个月就零零整整看了十来本,可以说我早就应该买电纸书,只不过一直被Kindle带给我的糟糕印象给耽误了。

当时选购电纸书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屏幕必须尽可能大,能相对舒服地看A4/B5纸张的书籍,又不能太大导致背包不能很方便装下,从体验来看10.3寸的文石Note X3 是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
  2. 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兼容安卓生态,文石的系统完美满足我的需求;
  3. 支持格式全,起码PDF/MOBI/AZW3/EPUB要有很好的支持,这一点文石的PDF阅读器做的非常出色,体验非常丝滑;
  4. 有可调色的背光,据我所知汉王的一些型号是没有的;
  5. 手写功能可选,没有也无所谓。文石有手写笔,因为我主要是读书,用手指划重点也行,笔没有用过;
  6. 支持微信读书,这个大多数国产电纸书都是支持的。

有了电纸书以后我看着房间里这个一人高的书柜陷入了沉思……为啥我不早点买电纸书呢!

讲讲今年读过的书,有一些跟工作相关的特别专业性的就不放出来了,写一些通用的。

埃隆马斯克传/沃尔特·艾萨克森

这是目前唯一一本读过的马斯克的传记。读完这本传记就能一窥特斯拉的设计理念,为什么要减配(当然我不认为减配是值得鼓励的),为什么要坚持做基于视觉图像的自动驾驶(同样我也不认为这是正确的)。

马斯克可能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解决问题的人。当成文的时候我特意去征求了一下AI的意见这段怎么写,AI是这么跟我说的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是一个哲学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在现代,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经济学、企业战略等领域。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意味着从最基本、最核心的真理或事实开始,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建立复杂的理论或策略。这与常规的“类比思维”(Reasoning by Analogy)方式不同,后者是通过比较新情况和已知情况来理解新情况。

举个例子,埃隆·马斯克就是一个以第一性原理进行思考的人。在创办SpaceX时,他没有接受“火箭很贵”这个普遍的观念,而是分解了火箭的组成部分,计算了每个部分的原材料成本,然后得出结论:如果自己制造火箭,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这就是第一性原理思考的示例。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做事的人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批判性思维:他们不会轻易接受现有的观念或假设,而是会对其进行质疑和检验。

创新性:他们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

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问题,然后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解决方案。

耐心和决心:第一性原理思考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因此这种思考方式需要有耐心和决心。

深度理解:他们通常对自己关注的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这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出哪些是最基本的事实或真理。

我严肃怀疑马斯克是不是给AI下毒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针对这本书的溢美之词自不必多说,我认为我现在的人生经历尚不足以让我评价这本书的观点,但是应该说花点时间去读一读肯定是值得的。

书读完了/金克木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头”。读金老先生的书让我想起来小时候读梁实秋,读季羡林,幽默而有风度的文字。金老有一个观点特别好,读书就是读人,读人也是读书,这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鬼吹灯

飞机上翻了翻,惊讶于天下霸唱的文笔和想象力。霸唱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听说此君祖上有考古的基因,难怪吧。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我个人是一位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本人也很喜欢看反乌托邦的电影。一峰这本书里面对未来的一些描述很符合我对反乌托邦的未来的印象,建议读读看。

毕竟,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

横向领导力

项目管理精华

最近花点时间看了看项目管理和MBA相关的东西。从小被长辈和周围的人灌输职业生涯的终点一定是带人。我现在觉得“带人”的说法不准确,准确一点的说法是“用人”。这个“用”不是去指挥别人,而是强调团队合作,取长补短。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是技术性工种职业生涯路径的一条必由之路。

这就是ChatGPT

男神Wolfram的小册子,从神经网络的原理一直梳理到预训练。这本书很符合我的“这些很聪明的人明明有时间去做更多改变世界的事情,而他们选择写书这样一种几乎是活菩萨的行为”。

Chromium开发0x01

Chromium开发0x01

源码来自2024年1月的Chromium仓库。

编译相关

下载拉取代码按照教程来做即可:https://chromium.googlesource.com/chromium/src/+/main/docs/windows_build_instructions.md#get-the-code

自备梯子xD

注意,不需要验证python环境变量,把depot_tools设置在PATH的第一位就没问题了。

生成vs工程和Build target,这样会在out\Defualt目录下生成all.sln

gn gen --ide=vs --filters=//chrome out\Default

编译:

autoninja -C out\Default chrome

编译要求至少32G内存(否则会OOM),16C32T的CPU大概要编2-3小时,泡一杯咖啡开始摸鱼。

环境配置/Debug

推荐使用宇宙第一IDE Visual Studio进行调试,使用Visual Studio Code看代码。

Visual Studio

确保已经生成了vs工程,否则返回看上节。

第一次打开all.sln大概要生成5G以上的intellisense文件,需要10-20分钟,取决于电脑配置,这个时候看起来像假死,但是千万不要杀进程,耐心等待即可。

在感兴趣的位置挂断点,把Chrome\Chrome这个工程设置为启动工程,起调试器。这个时候会提示无法Build(因为Chromium的build系统是ninja,现在VS没有很好的支持),是否用上次成功的Build,点是即可快乐调试~

推荐安装以下几个插件:

github copilot, File Path On Footer, VsColorOutput64。

Happy debugging~

Visual Studio Code

Chromium推荐使用clangd作为LSP。

  1. 从llvm的官方网站安装clangd,vscode的插件安装vscode-clangd,C/C++;
  2. 生成clangd的compilation db:打开python3的anaconda控制台(或者任意Python3环境),cd到Chromium/src,执行 python tools/clang/scripts/generate_compdb.py -p out/Default > compile_commands.json
  3. cd到Chromium/src,右键“使用code打开”,会提示intellisense和clangd冲突,是否禁用intellisense,禁用即可;
  4. enjoy~

查文档的一些奇技淫巧

Chromium的文档主要有以下几处:

  1. 设计文档:https://www.chromium.org/developers/design-documents/;
  2. 官方推荐的技能树:https://www.chromium.org/developers/how-tos/getting-around-the-chrome-source-code/#a-personal-learning-plan;
  3. 内部文档:直接在仓库中搜索关键字,文件类型选*.md,本机没有代码没关系,看这里https://source.chromium.org/chromium;
  4. 直接搜代码,代码中有非常多的宝藏评论,用正则搜。最简单的正则:keyword1.*keyword2,搜索文件类型*.cc,*.h,可以匹配所有一行中包括keyword1和keyword2(按顺序)的源码。

Debug

  1. 由于Chromium的进程非常多,调试比较麻烦。如果是VS,可以使用Microsoft Child Process Debugging Power Tool 2022这个VS extension,可以自动将断点挂到其他进程。

  2. debug log(DLOG等)的输出目录在out\Default,详情 https://www.chromium.org/developers/how-tos/debugging-on-windows/#chrome-debug-log

Refs

需要用到的几个文档:

  1. vscode 配置clangd https://chromium.googlesource.com/chromium/src/+/master/docs/clangd.md

  2. windows下从源码构建 https://chromium.googlesource.com/chromium/src/+/main/docs/windows_build_instructions.md

  3. Life of a Chromium Developer: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abnqM9j6zFodPHA38JG1061rG2iGj_GABxEDgZsdbJg/edit#slide=id.i161

中外见闻随想录

从2015年秋天第一次出国,到2019年夏天回国,在北美大陆兜兜转转近四年。直到今年夏天,杭州半年,鹏城三年半,也刚好是回国四年了。前段时间去换公司口令卡。刚拿到的时候在想这里居然有一个过期日期,觉得应该是不会等到换卡的时候,没想到一晃已经工作三年了。望着工卡上几乎快要褪掉的颜色,想想也该给这个比较对称的时间点一些交代。

来自北美大陆的印记

前几天看到了一段很治愈也很致郁的话,节选如下:

宇宙的真理是熵增,而熵增定律告诉我们,恒星会熄灭,黑洞会消散,生命最终会奔赴死亡,这个结论听起来让人绝望、悲观。但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也曾说过与之对应的一句话:“世界末日也好,宇宙末日也好,我不认为这些东西是悲观的,因为必然会到来的东西,肯定不是悲观的”。道理很简单,人不应当与必然发生的事情相忤逆,而在所谓的终点到来之前,你永远还有把握好当下的机会。这也对应了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便是接受了不能改变的,改变了能够改变的事情。

如果曾经的人没来得及道别,那就和尚在的每位亲人好好道别;如果觉得过往的经历留有悔恨,那就从今天起拿出勇气选择每个让自己无悔的答案。过往的片段固然难忘,但沉沦过去会让人驻足不前,你的将来同样可以拥有更多值得收藏一生的回忆。

在此之前,你大可不必为时间的过快流逝而感到苦恼,因为这种从自身出发的主观感知并非全然无法改变。我并不认同电影中所说的那般人生长短只是年龄数字上的简单叠加。如同手机相册中,系统会不时提醒删除重复的图片;视频片段里,算法会用帧间压缩的手段降低整体的空间开销。我们大脑也是如此,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回忆总会不自觉省去几近相似的片段, 这是我们感到时间一年比一年更快的原因。大概是依靠惯性活了太久,差点忘了人生始终掌控自己手中,那些想见的人,想看的风景,童年的愿望,现在仍有机会实现。

也许你会觉得当下的生活难以逃避,的确如此,但这也并不应成为继续沉沦于重复生活的借口, 毕竟,苏格拉底早在千年之前就已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如果觉得目标很远,那就从制定一次简单的计划开始;

如果觉得没有时间,那就重新评估当下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而这其中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你应该去过一场值得而无悔的人生。

说了这么多,总之,希望题主能够拥有面对人生无常的勇气并早日重拾对于美好明天的确信。嗯,相信你可以,与你共勉。

最令我触动的是这么一段“……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回忆总会不自觉省去几近相似的片段,这是我们感到时间一年比一年更快的原因”,而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那些想见的人,想看的风景,童年的愿望,现在仍有机会实现。”

我现在已经很难回忆过去的三年是怎么度过的了。时间上的衡量似乎只有工作进度,然而工作进度也并不是全部由我掌握的。作为打螺丝的能保质保量在ddl之前交付标准件是基本的要求。

在人生最黄金的年纪在加拿大荒凉的平原上呆了三年,又在落基山脚下呆了一年,这四年的时间在自己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其实有过无数次设想这几年如果是在国内找个学校读研究生,现在的我会身在何方。也许遇到了美好的校园恋情然后就定居在了北京上海,也许因为硕士学校的平台更高我现在正在美国的名校读博士(算来跟我一起读硕士的同学基本也都毕业各奔东西了,从数据点来看大家都登上了更高的台阶,由衷恭喜他们)。但是我们都知道不应该美化没有走过的路,就像新冠元年的时候我还被封在家里没法去上班,母上说你现在要是在美国我会担心得要死的,同事说你说不定会死在加拿大(嗯以加拿大的医疗系统的效率这可能性的确不小),所以never say never。

友人给我算过卦,说我过去的几年驿马星高照,颇多奔波。结合数据来看所言非虚:前日打开航旅纵横,看到自己飞过的旅程数大于90%的平台用户。经济舱飞越洋航线是相当折磨的。我在浦东飞温哥华的时候隔壁座有一大哥是飞多伦多,我好奇他为什么不浦东直飞,大哥说飞温哥华是我的极限了,中间不转机歇会命要少半条。所以经常出差满世界飞的工作可能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酷。所幸彼时年少,上了飞机灌一瓶航司提供的塑料瓶装的劣质红酒能酣然入睡,中间除了吃就是睡,下了飞机再睡一个大觉就能把时差倒过来,感慨一下年轻真好。

就像大数学家W. Osgood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效仿Klein保留了很多在哥廷根的习惯,毕竟哥廷根之于Osgood影响很大(这则有关Osgood轶事来自于[1]),我在回国以后也保留了很多留学时期的习惯和思考、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碍我融入国内同事朋友的圈子,我都会保留,试列举若干。

You are on your own

在国外学习生活和国内显著的不同是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来。小到交学费,开银行账户,办ID,买车险、医保,料理一日三餐,大到办签证,租房,报税,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非常“简单直接的” you are on your own. 这里列举的问题有些是身在国内不会出现的问题,有些是有父母、辅导员、师兄师姐手把手指导。但是在国外,首先是没有师兄师姐(我是我们那届计算机系硕士生唯一的中国人,我上一届没有中国人,刚落地的时候一位同院系的人都不认识),其次自己不知道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最后是隔着语言文化的鸿沟,办业务的速度会有比较大的障碍。我自认为在国人群体英文算比较好的那一茬(雅思口语裸考7.5分),在政府机关办事的时候还是要反复说Excuse me来确认。

20岁的时候就被丢进了什么事情都要亲历亲为的异国他乡,这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遇到问题疯狂查资料和官方网站。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次在加拿大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我人已经在美国了,当时就想有没有一些税收的优惠。曾经试图去找Turbotax Canada人工服务来帮我报税。毕竟跨境报税我又是一个第三国人,这种情况确实不太推荐自己来做。就算花一两百刀我也能接受,别把我的征信弄黑了就行。没想到人家一听我人在美国直接说这个我们做不了。让我很头大……然后我就去加拿大税务局的网站翻报税指南,对着里面冗长的法律条文一条条抠,反复确认了好多遍发现自己似乎可以退税,还能退蛮多一笔,就照着做了,最后还真收到了小2K刀的退税。其实税务局那个报税指南厚确实厚,不过反正咱也看得懂英语,硬着头皮也能看,而且人家已经一条条给写好了,哪一行要怎么填都写得清清楚楚,只要你肯去认真读没有说搞不定的

养成了直接考据的习惯到后面越来越上瘾,以至于后面所有于政府打交道的事情我都是直接去官网查条例原文,有不懂的直接打电话去问。当然这也跟当时的身份很简单以及没有什么资产有关。像报税这种事情推荐工作了以后找专业的经理去做,花很少的钱节省时间还能得到专业的服务。

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异乡生活是找到自己作为安徽人在全国人中的定位,而在异国生活则是找到自己作为中国人在地球村的定位。所谓“越出国越爱国”是这个道理。我在国外读书的时候除了在餐厅点餐以外没有给自己起过英语名字,逻辑是这样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我都会认真去记你们的名字,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不会发的音我教你,记不住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主要的社交圈还是国人,接触的老外并不算特别的多,所以下面所说的多多少少有点身边人统计学的味道。分地区讲一讲与各国人民交流的体会。

伊朗人:我对波斯民族的印象是非常好的。男的帅女的美。我读硕士的时候实验室有一对伊朗夫妇,女的比我还要高,波浪卷发大眼睛大长腿,就是小时候在画报里看到的异域美女的形象。虽然说美伊交恶,但是在北美(尤其是加拿大)能见到非常多的伊朗人。可能与他们的父母经历过世俗的巴列维王朝统治有关,在北美大陆的伊朗人几乎都非常世俗化的,比如女的很少戴头巾,喝酒比很多国人还要猛,猪肉这么好吃的东西人家自然也不会错过了。伊朗人的学业水平也丝毫不亚于东亚的卷王。

乌克兰人:我读书的时候还没有俄乌冲突这事儿,并且我认识的乌克兰人也不多。乌克兰人给人感觉印象最深的就是帅,一口毛式英语非常带感。

各种斯坦人:这些人的眼睛一般大又深陷,眉毛厚重,眼睛非常有神。我跟巴铁关系还算不错,互相会顺手帮个小忙什么的。还有一位同学是巴勒斯坦人,相较于巴基斯坦人来说英文能力差一些,并且也更加不爱说话。

放一张我跟巴铁和乌克兰帅哥的合照

image-20230829220850686

印度人:一个字,坑。两个字,极坑。三哥的坑经常上网冲浪的朋友应该有所耳闻。大家可能都当看段子一样,但是其实里面的很多事情即使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都不会觉得意外。三哥的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交给他的事情结果一般都非常明确,就是他不靠不住;基于前一点,大家在组队做项目的时候一般都会尽量避免和印度人组队,但是总会遇到必须要有印度队友加入的情况。这个时候一般会想办法分给印度队友一些做不好也不会影响大局的事情,并且管理一下自己的预期(这东西大概率不能按时交付)做好兜底措施;在汇报的时候三哥有一种非常牛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对于一些不太好的结果或者证据不足的推论他们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直视你的眼睛撒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能力吧。

美国/加拿大: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一般分为两类,自由派和保守派。自由派接近大多数人认知里的白左,在高校里面比例会高一些。其实我倒是认为国内对白左有一些污名化。国内媒体经常诟病的白左的“何不食肉糜”,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但凡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都不应该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话,中国是,美国也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信教者众,这也导致了一位无信仰者不太容易融入主流的社会;白人还有一点是比较虚伪。这是几百年的所谓“上位者”文明养成的“吃相好看”的忸怩作态。即使我有一些关系不错的白人朋友,我也能感觉到他们对不了解的事物和其他文明的倨傲的态度,并且这种态度是隐藏在所谓的“白人nice”的表象之下的。在生活上的场合大概率白人会nice一些,这大概是来自于在国外坑国人最多的还是国人两厢对比的结果。仓廪实而知礼节,相比上一代偷渡出来受尽屈辱的国人来说,白人从小优渥的生长环境会让他们在生活的一些蝇头小利上比较佛系,比如开车极少加塞。但是须知在大事情上白人从来没有“更nice”一说。甚至会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异族人下手更狠。

跟白人打交道还有一个很值得说的一件事情是读文件一定要从but之后开始读。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写一位小哥找英国的工作,收到的拒信 [3]长这样

Apologies to share the bad news.We do expectto have a few new roles opening up in the nearfuture which might be slightly better aligned tothe skills you were able to demonstrate convincingly through the interviews, but I'm afraid that at the moment we don't feel that wehave the right platform or role to bring you and provide you with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andsupport to be successful.

可以学到很多如何委婉拒绝别人的写法。这位小哥的经历也建议各位看官去读一下,如果有“白人更nice”的想法也可以尝试着靠这位小哥的经历调节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是两类人。虽然从事实上来说加拿大差不多是美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的海关是开在加拿大的国土上的),这两个国家更像是一对小情侣。平时偶有争吵,但是在大事情上非常拎得清。加拿大人相比美国人来讲更加有礼节,有这么一张非常有名的梗图:

img

美国人因为生活在蓝星最强国家,所以有着与生俱来的“美国即世界”的优越感。打开美国的新闻门户,首先会看到的是地方(以城市为单位)新闻,然后是美国新闻,最后才是世界新闻。这从两国对一些机构的称呼的区别能看出来。例如移民局,加拿大的称呼是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美国为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边境管理处,加拿大称呼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美国称呼为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税务局,加拿大称呼为Canada Revenue Agency,美国称呼为Internal Revenue Services等等。

两国虽然都是联邦制,但是加拿大相比美国有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极高的税收,极低的政府效率,相对美国小的贫富差距,“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让人很难将这与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联想到一起。加拿大的就业市场比美国小得多,工资比美国低,并且比大多数人想象的低的多。2023年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差距换算汇率大约差35%左右 [2]。所以美国是真正的冒险者的乐园,而加拿大的确是很适合躺平养老的地方。

中外去留问题

我不太知道其他人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样的,个人感觉我的心路可能会有一点代表性。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厚重的时代的变迁。

在我们那个时候出国去加拿大留学的如果想留下来基本不会有什么阻碍,实际上我的确有一些同学选择留下来了。即使是在移民难度尤如登天的美国,在美国长久呆过的博士同学如果打算留基本也都走EB1A留了下来。我自己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摇摆,这也跟当时国内的环境有关系:

15年出国的时候更多想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有海归光环加成可以找更好的工作;

17年赶上了红黄蓝事件等让我(和一些同时期在国外的同学们)对国内的一些情况感到很绝望,那个时候的社交媒体氛围想必经历过的人还记得。大家都喜欢用“你国”,而“不要回来”是一种政治正确(现在这些年似乎又重新变成了政治正确);

但是在国外呆了更长时间以后留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普遍会发生分化。一部分人会逐渐接受国外的左派和右派思想(左和右看个人的选择,两者都有),典型的例子是贺建奎事件中我有一位左派同学发了朋友圈力挺基因编辑婴儿,并表示这是“物种进化必须承受的代价”。另一位有共同好友的友人跟我私聊的时候说起过这件事情,我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希望这位左派同学的孩子先成为这个代价。而另一部分同学(包括我)会觉得所谓左派右派思想只不过是西方政治体制的一体两面而已,本质上西方政府和我国政府的区别在于小政府和大政府。所谓的“民主”优于“专政”只不过是用小政府的优点对比大政府的缺点,这点不详细展开;

再往后我因为一些个人的工作上的原因选择了回国,到现在我仍然认为回国对我来说是更适合我的选择,比如首先吃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

前日友人来访,刚好此友人博士毕业在找工作中。我问他希望去哪里工作,他说父母的意思是希望他出来闯荡一下,但是他自己反倒是非常恋家的。他给我算了一笔很残忍的账,按照现在学制博士毕业将近30,如果去外地闯荡一年见一次父母,那么见到父母的次数加起来也就只有三十多次,考虑一下以后有了孩子或者工作越来越忙,能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可能还不到200天。200天,这就是父母在我们这里生命的长度。这里再转述一下友人的话,我深以为然:“我认为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幸福,咱就不说有多幸福爸妈举案齐眉什么的,只要你爸妈不出轨不家暴,你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你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幸运了。出生在这么幸福的家庭里,我认为抛下父母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这位友人年龄略长于我,虽然我比他多工作了几年,但是他讲的这番话在我从学校出来三四年以后接触到了更多的“社会人”以后才理解。顺带一提“将爸妈接过去”这个选择对大多数我们这种家境并不富裕的留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钱人在哪里都可以过得很开心,这是常识)。我在国外呆过的时长和经历过的事情让我在评价这个选择上面比绝大多数企图来“建议”我的人更加有发言权。

中外去留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自古忠孝两难全,我们每一位留学生都被自己的境遇和家庭挟裹着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没有高下之分,并且甚至直到入土的那一刻都很难说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的。人类在历史的长河面前只不过是一粒沙,但是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却是一边天。我也希望选了一条路的人不要去指责选择了另一条路的人,大家互相理解吧。

朴素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站在中年人的门槛上,回望自己过去十年三个国家五座城市的经历,愈发觉得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朴素的道理往往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很多事情非不为也,而不能也。美国起步早,底子厚,吃过战争红利,又能虹吸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所以美国在各个方面大幅领先其他国家是有合理的解释的。在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堪称溢出的国家,大家也普遍显得礼貌了很多。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在海外呆的时间足够久,会发现一些移民中介吹嘘的优势其实只是一体两面中的一面。这些所谓的优势对个人来说真的是优势还是劣势取决于你在哪一个位面。举几个例子。当然我现在使用的例子都是基于五六年前自己的认知,当时自己也还是一名学生,所以难免有偏颇之处。

医疗这个行业有一个不可能三角:病人的体验,医生的待遇,医保的支出,这三者是一定要牺牲一者的。美国牺牲了三,加拿大牺牲了一,中国牺牲了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向中国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加拿大的全民免费医疗:在我读书的时候即使是留学生看病也是完全免费的,费用由省政府承担,但是代价是极低的效率。所有的疾病都需要由自己的家庭医生(physician)先接诊(在大学读书的可以直接去大学诊所)。如果家庭医生搞不定会去预约更上级的专家,自己去预约是不可以的。像在国内打个飞的就能让全国最牛逼的专家一对一看诊这在加拿大是不可能的事情,有钱也不行,除非非常非常有钱直接去美国。

我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室友发烧,是周末,我送他去大学医院(和国内的校医院不同,大学医院类比国内的大学附属医院)看病。当时偌大的医院只有一个护士在值班,听护士说医生也只有几个值班医生。然后我们填了表就开始排队,从上午排到晚上四五点才排到我们。后来室友跟我说这个看病的流程就是医生拿着一沓很长的checklist,像做问卷调查一样一行一行问,最后给出的建议也真的就是“多喝热水”。

当然在国外呆过的同学可能会指责国内乱开药滥用抗生素之类的情况,这个见仁见智。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喜欢国内医生的做派,先问清楚这个药是不是一定要吃,如果是不需要吃药的情况大多数医生会告诉你可以不吃,你要想吃药我可以给你开,这样选择权在患者手里挺好。

另外说到开药,实际上老美的药物滥用情况也不容乐观[4]。还有一点经常被大家忽略的是就像是食物的份量和停车位(美国的停车位堪称停机坪)的空间,老美的药物剂量也普遍比国内的大,主打一个大力出奇迹的致死剂量。

美国的医疗:主打一个贵。大多数人的医疗保险由雇主提供(所以一个很好的商业保险是offer中的一个highlight),而也有很多人是买不起商业保险的。在ObamaCare出现之前这一情况更多。对于没有身份的留学生或者还没有拿到绿卡的外国人来说,一旦失去了雇主支付的医疗保险即进入生病即破产的境地。我在美国的时候是访问学者(J1)身份,只能买比较烂的商业保险,起付点非常高。举一个我看病的例子感受一下美国看病的开销。

有一次去滑雪戳到了脚趾头导致指甲盖脱落,去大学医院拔脚趾盖。因为当时已经开裂了,所以拔的过程本身不疼,也不需要麻药,只是简单消毒然后用镊子拽下来就好。花了200USD,而我当时买的医保的起付点是200……这还只是看诊费用,后面医生开了一些药(消毒的膏药洗剂之类的)让我去沃尔玛拿。沃尔玛是有专门的处方药柜台的,有些医院没有药房会让患者自己去沃尔玛取药。我去拿了药然后扫了一下商品发现药品要150USD……需要注意的是医保里面药品和医疗费是分开的,也就是这150我要完全自付。于是我又把购物车里面的药退了回去……

加拿大的免费公立教育:加拿大大多数中产阶级是要上公立学校的 [6],而单论义务教育这方面我更愿意让孩子接受国内严谨的数理科学训练。加拿大奉行的是快乐教育,而因为白人的性情导致老师对学生基本只有夸的份儿。这样做好处是孩子从小就自信满满,每天活在“you are a genius”的幻觉当中,坏处就是大多数人上到研究生数学水平连高中生都不如。这一点看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的数学科目的考试难度就知道了。我自己当过大学的TA,当时教的一门课叫数理逻辑(难度大概是国内高三的水平,简单的逻辑判断,De Morgan Law和化简)。就这么一个10分钟就能把一份作业写完的课,有一次在茶水间听到俩老外说“I worked soooo hard you know to figure these shit out”。而我所在的大学世界排名大概是相当于国内中游985水平的学校,如果放在国内这些人大概率是考不上同档次的学校的。

说到高等教育,我们跟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差距确实非常大。举个例子。美国的相对比较一般的州立大学,在国内的定位大约相当于省级211,例如犹他大学,是多个计算机分支的发源地和圣地。就相当于山东大学发明了图形化交互界面。更别说比肩藤校的加州各大学校分校,几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再往上还有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哈佛耶鲁MIT,可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在整个蓝星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当然近些年也能看到在科研投入方面国内的进步是非常快的。现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华人已占半壁江山,csrankings [7]也越来越多出现了中国高校的身影。正视差距,一步一步迎头赶上就好。

在美国读研会遇到的问题:我在微博关注了一些受众为研究生群体的博主,经常看到一些对国内研究生制度的吐槽,一般集中在老师让做横向,克扣补助,卡毕业这些情况。我没有在国内读过研不是很清楚,不过可以讲讲美国读研的坑点,有些点是在国内遇不到的。

第一是身份问题:在美国读书期间学生需要维持合法的签证状态,而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签证时效显著缩短,下签难度显著提高,而续期签证必须要在美国境外(美国本土是没有美国大使馆的),我见过好几位留学生为了防止出了美国就再也回不来已经很多年不回国探亲了;第二是导师开除学生问题:我自己亲身经历加上身边朋友的数据点,不乏UIUC,WISC,Dartmouth这种顶尖学校老师开除学生的案例。在美国读博士某种程度上算一份工作(因为有社保记录),你的收入来源是导师和学校(有些特别牛的人会拿不依赖这两者的全额奖学金,这种巨牛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如果导师决定断供研究生津贴,那么你就失去了合法的收入渠道,也就意味着移民身份失效,需要限期离开美国。解决办法也是有的,换导师续上,或者让家里帮衬一下。换导师运气成分很大,要看接济你的导师当年有没有经费,而以现在北美研究生申请竞争的激烈程度和NSF基金申请竞争的惨烈程度来说,你能碰上一个靠谱的、有经费的、学生没有招满的导师愿意把被别的老师一脚踢开的你收为门徒跟直接退学找个不错的工作相比很难说哪个更容易一些;第三是导师人品:这个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的。nice的导师都是相似的,变态的导师各有各的变态。国内研究生导师可能管的更多一些,这有好也有不好,但是应该很少会出现导师退休了就整个人间蒸发了,原来说好的列席你的毕业论文答辩也一并忘到脑后导致自己毕不了业这种情况。这不是段子,这是我朋友的亲身经历。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一个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做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习惯是很多东西要自己去争取,不争取是没有人把东西交代你手上的,也没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这里小到升职加薪,退税补贴,大到结婚买房等各个方面。

读书阶段更多是在求解一个凸的优化问题,它的全局最优解就是局部最优解。如果拿到了高的GPA,发表了好的文章,那么以后的出路大概率不会差。而从学校毕业到社会上以后就成了一个非凸问题了,甚至大家都不知道这问题有没有最优解。每个人的境遇,所处的时代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作业可以抄。但是主动去争取,主动去求证,主动去学习是没有错的。

IMG_20160330_073552

图:大学计算机系

IMG_20171007_111423

图:秋天的大学一角,正对面的地方叫Nobel Plaza,对,我们学校出过诺奖的。

IMG_20171001_125214

图:小镇一角。如果你想看加拿大人民的社区街景,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IMG_20161009_124136

图:Vancouver Waterfront

IMG_20181006_125956

图:Trans Canada Highway,加拿大唯一一条横贯全国的国家级高速公路。

IMG_20181009_083129

图:U.S. Interstate-84,美国高速公路。

美国和加拿大的绝大多数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非常适合自驾游。

IMG_20181125_134959

图:我也是去过斯坦福的人了 =v=

IMG_20190302_134314

图:Brighton 滑雪场,举办过冬奥会的地方雪质确实要好。

mmexport1576910313721

图:著名的The delicate arch。犹他的自然风光很不错,还有官方推荐的Utah Grand Circle路线。如果想去美国自驾建议不要盯着东西海岸,这里的风光也不错的,而且人少。

鹏城三年

回国以后先在杭州呆过半年,后来深圳工作,转眼已经三年有余。我也从一个久在象牙塔的书呆子,变成了社会上傻愣愣的书呆子……

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印象也像我在国外一样,一波三折。又因为我是疫情元年来的深圳,这三年的经历也随着疫情起起伏伏。我试着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心路历程,二讲在深圳去过的地方,三讲一讲工作。

心路历程

IMG_20200409_194923

图:来深圳拍的第一张照片,深圳北站。

第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是在4月。我坐的是从杭州东到深圳北的高铁,那个时候的杭州刚开春,湿冷。我先把一堆衣物邮寄到了深圳的工位,然后轻装上阵。

印象中到深圳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下了火车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我能想象广东热,没想到到了晚上还这么热。我的随身行李还有一件羽绒服,除了去深圳以外的地方以及回家再也没有拿出来穿过。

由于我过去十年呆的基本都是苦寒之地,要想适应湿润温暖的地方的确需要时日,所幸适应了就不想走了。现在回头想想让我觉得深圳很值得留恋的地方气候占了很大一条。气候好空气好的地方人真的可以活的久一些。我还没有看到可控核聚变和太空旅行呢。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各方面都是新奇的,当时因为还是新人有很多东西要学,周六有时候也会去公司加班。每一个月基本都会去爬一座山,来深前两年差不多已经把深圳和周边的山都刷了一遍。我对自己能得到现在的这个工作机会是很珍惜的,而从当时自己的认知来看这可能是小镇做题家出身的我唯一的能定居在超一线城市的机会。彼时(2020年上半年)深圳的房价处在一触即发的前夜,但我对高薪的互联网行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21年到22年是一个人心思变的时候。当时的美股也是21年末筑顶22年开始一波深度回调,这也很像当时国内的就业市场。经历了21年高薪抢人以后国内一些大厂陆续开始喊出降本增效的口号。先是冻薪,然后开始大刀阔斧裁员。22年的裁员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裁员以整个部门整个业务的方式进行,这个时候会发现所谓的“个人的专业护城河”是一个笑话:你负责的业务整个被干掉了,你的领导都被干掉了,你能做什么?我也有一些同事陆续离开了深圳,有些回了二线,有些去了北上。当时自己不是没有动摇过,而21年到22年刚好是深圳经历疫情以后房价飙涨的时候。看着自己计划好的以后的小家和自己存款数额越差越远而自己也做不了什么,这种无法控制的生活给人很强的幻灭感。

深圳的房价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还不具备充足的知识讨论这个房价是否“合理”。而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体现。从居住的属性上来说深圳的房子是很划不来的。从个人体验上来说深圳有与其地位极其不配的医疗和教育发展水平。这一点在深圳呆久一些的人都会有所耳闻。

深圳的医院多数是村镇医院改制,加挂XX大学附属医院的牌子,里面的医生庸医颇多。某名校附属深圳医院人送诨号“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在北京那种“随便找一个三甲挂副高”的就医体验在深圳是不可想象的。而深圳又缺少医学院输送医学生,导致深圳本土医院缺少年轻优秀的一线临床医师。斥巨资砸出来的港大医院的就医体验让我有一种在美国看病的PTSD的感觉。由于毗邻华南医疗中心广州,有了对比愈发觉得深圳医疗水平之差令人咋舌。在深圳呆久了不光要识别哪些医院是名气很响实则很坑的医院一定不要去,还要知道看什么病去什么医院什么科室找谁,可以说真切锻炼了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

2021年的时候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不顺意我也看过一些外部的机会,当时拿到了沪上某公司近70%涨薪的offer(2021年是游戏行业高薪抢人的最后一年),再三考虑之下仍然选择了公司内部转岗。甚至经历了2022年的行业寒冬(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沪上某公司某项目组整个裁撤),时间轴到了2023年我都很难评价当时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2021年疫情总体平稳,大家的生活也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到了2022年情况开始逐渐失控起来。那时有一段时间出去我都是背着笔记本的,以防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关起来远程办公了。中间在网上围观过上海的种种乱象,也听在上海的发小说起他刚出生的孩子没有鸡蛋吃只能以物易物,天灾人祸不经历很难有切肤之痛。也是在那个时候上海作为“买办城市”“爱丁堡”声名鹊起。我对上海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但此疫以前很难想象一个超一线城市会在全国面前出丑成那般模样。作为一个普通打工仔,我很庆幸2022年生活在深圳,虽然过了近一个月的牢狱生活,但就算是在监狱里也是饿不着的对吗。我不知道我的经历具不具有代表性,我身边人的数据点要么快递外卖可以正常进,要么封起来有人管一日三餐。舆论上印象中也没有出现过上海那样魔幻的场景。更别说因为深圳本地房东几乎走光了,房客大多数是打工仔,来了就是深圳人,所以不存在“本地人发粮外地人看着”的情况。

IMG_20220724_085849

图:疫情封控的时候发的早饭。午饭晚饭是两荤一素,讲道理很不错了。

IMG_20220730_181854

图:庆祝解封。解封那一刻刚好接近晚饭,我立刻打车出去吃了一顿牛肉火锅。

说这些不是为了拉一踩一,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有着顶级的区位优势,教育、医疗、营商环境也是全国数一数二。只是此疫以后我意识到自己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不是换一座城市就能解决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问题,也都适合不同的人。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习惯了广东的两小时午休,习惯了像老广一样拖鞋裤衩出街,习惯了不用担心“天冷加衣”,吃了三年的肠粉都吃不腻,去小卖部会找熟悉的怡宝纯净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海边走一走,心情好的时候就顶着夕阳去海边拍照!

IMG_20221225_173606

图:宝安拍到的落日

2023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从年初楼市遇冷,地方债暴雷,到现今一系列财政政策出台,我有一种看电影快放的感觉。大消息一个接一个,身处超一线城市自然也身处各种政策最先冲击的群体。但我现在反倒很想留在这里。特区刚入不惑之年,不惑之年再出发,我希望自己也是这个新篇章的一部分。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深圳是个海滨城市,看海的地方海了去,也有各种难度的徒步路线,实在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而深圳也有很多户外一日游的团,低廉的价格包接送和导游,很适合没有车或者不方便停车的情况。

IMG_20200705_174623

来深圳爬过的第一座山,七娘山。七娘山的难度应该是比梧桐山要大的,彼时我已经很久没有运动过了上来就来爬这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跟我一起爬山的一位朋友看我爬不动了,说七个姑娘你才上了五个,加油!这位朋友现在去杭州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继续他的国产单机理想,衷心祝福他。

当时跟我一起爬山的朋友开始都在一个部门,现在转岗,跳槽,挪窝,大家已经各奔东西了。

IMG_20201205_135553

图:东西涌穿越这条线是极其漂亮的。看海是这样,要有一个好天气,剩下的交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52a8f0d9aa1c7961d70fe11cdec2ac

d68a907ceb631c9497d46bd6194f563

图:桔钓沙,不用调色就可以出的片子

IMG_20201205_110724

图:在广东,似乎我的体型可以用魁梧来形容了

9cbbf6f64cb32ba4ca4be6e3a1df32f

图:深圳湾人才公园拍的深圳的天际线

另外在深圳的这几年趁着节假日也跑了全国不少地方。特种兵旅游走过川藏线,看过额济纳胡杨林,去过广西、云南,这些经历准备单开一篇。

如何在舒适区工作

IMG_20200929_194523

图:科兴科学园。传说中加班最猛的写字楼

回望三年有余的工作经验,我逐渐意识到工作比较像汽车工程师调试引擎工况。需要让引擎在最佳工况才能保持最佳输出。这比较像Drucker在The Effect Executive中说的个人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关注个人的产出也是有时代背景的。今天读到了一篇文章 [8],里面有提到现在企业的用工哲学逐渐从承诺模型转到交易模型,而交易模型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所有”形态,最大化雇佣灵活性,打造高效组织,提高企业经营的人效。”

站在这个时间点,我想就“人效”回头给三年前的自己提一些建议。不知道三年之后的我看到这些文字又作何感想呢。

  1. 多从+2层级想问题。如果只完成+1层领导给自己布置的工作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好的执行者,但是不会是“有潜力”的人。多想想还有没有潜在的可以扩展的点,有没有潜在的风险点;
  2.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是分梯度的,梯度的位置决定了自己能获取的资源和以后的发展前景,梯度靠前会进入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难度高易出成果的好项目->搞定->晋升->好项目),梯度靠后会进入一个凉性循环(琐碎难度低易出错的项目->搞砸->淘汰)。一定要早点将良性循环运转起来,自己才能在一个舒服的状态下工作;
  3. 口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自己参与不多的项目也一定要保质保量将自己负责的部分交付到位。圈子很小,很多机会是一个人有了一个好的口碑,别人才会想让这个人参与进来;
  4.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是基本的。不要觉得领导健忘,领导都是从基层员工干起来的,他们因为信息更多所以对工作的全盘掌握是比下属更完整的。要主动向领导汇报保证领导一直在掌握自己的工作,不要给领导制造惊吓。

一些心灵马杀鸡

一年以前写过一篇年届而立,到今年生日按照老家计虚岁的做法我已经而立了。古人云“立德、立言、立身”。而我到了这个岁数既没成家也没立业。

二十来岁的时候每一年都会很焦虑,因为有着人生的里程碑(毕业,找工作等)会让自己觉得似乎还是做了什么事情。到了快三十,有了一份工作以后忽然失去了一些盼头。这个时候周边的朋友大多都结婚生娃了,开启了新的副本。而我还在"Emerging Adulthood" [9] 的末尾,被迫推向了中年人的阶段。

中年人在互联网的主流舆论里都是与危机和丧气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人类的生理机能从30岁会开始走下坡路,而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已经背上了沉重的房贷,在双减之前教育支出也是很大一笔开销。

倏忽忆起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深圳的房价已经距最高点跌去了两三成,21年上车的同事直呼两年白干。这大概是年轻人的第一笔赌博失败吧。没有买过房或者炒过股的对资产的边际定价没有概念,像我这种陈年老韭菜拿股市的估值一套就知道这事儿是怎么回事了。简单来说一套房子价值1000W,并不是说他的那一堆钢筋混凝土“价值”是1000W,而是指成交价是1000W。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决定了房子的价值来自于价格的共识,有卖才有买,一旦对手盘缺失如果不牺牲流动性那么价格就会崩盘。所以我建议还没买房的年轻人先去A股亏个几万块钱交交学费。不要去美股,说不定几万进去几十万出来了,那就没啥意思了,你说是吧。

而客观事实是我们都处在债务周期的出清阶段,居民在自发给自己降杠杆,节衣缩食提前还贷。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是有参考价值。这里日本 [10] 经历过的消失的三十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我当然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度过眼前的一个个难关,但是眼下的困难是客观的,实在的,是必须正视的。

滔天巨浪来临的时候是渔民休养生息的时候。我一向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无论未来怎么样和外部环境怎么样,自己的日子是要自己过好的。自己想过好日子那就要相信困难终将过去,做好风险对冲,在低谷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经济周期启动,鹏程万里展宏图,乘风破浪会有时。

参考文献

[1] Heroes in my heart/ukim

[2]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615624-median-household-income-in-may-2023

[3] https://www.v2ex.com/t/959091?p=2#reply187

[4] https://www.fmprc.gov.cn/eng/wjdt_665385/2649_665393/202302/t20230209_11022554.html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althcare_in_the_United_States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ucation_in_Canada

[7] csrankings.org

[8] 为什么现在的职场会对刚毕业的打工人不友好 https://mp.weixin.qq.com/s/-xrALA2q8HXAXPxngTR7Ow

[9] 是指生理虽然成熟但是心智仍然没有健全的阶段,参考 https://www.unh.edu/pacs/emerging-adulthood

[10] 泡沫经济学/野口悠纪雄

日常记录/2307

新开一个专栏,讲讲最近看到的有意思的东西(书,文章,视频等等)和自己的一些新想法,随缘更新。

想开这个专栏的主要原因是最近闲逛发现一篇非常好的课程笔记,然后翻了翻收藏夹发现了很多真的不错的东西收藏夹直接吃灰了,那么就让他们换一个地方吃灰,能帮到有缘人也是极好的。

Dynamic Deformables: Implementation and Production Practicalities

Ted在SIGGRAPH 2022发的一篇课程笔记。做软体的大概率看过这里面的一些论文。这篇讲的是皮克斯内部用的软体模拟器背后的工作原理。比较难能可贵的是相比传统的力学教材,这篇笔记明显是有过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写出来的,告诉了你很多Dos and Don’ts.力学教材我也看过一些,如果不写代码的话差不多除了deformation gradient以后的东西都记不得了。实践还是非常重要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这虽然是一本教材,但是是我见过的比较少的开篇就让读者“下头”的教材。吕先生在绪论中便说(即使是经过大量考据的)历史仍不可以尽信,而吕著中国通史还是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半文半白的行文方式如果接受了义务教育基本还能看得懂,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晦涩。

想起来兰小欢教授的微博曾经发过的一段话,想去找发现兰教授的微博已经注销了,很遗憾。大意是说,国内走走,找一找自己在中国人中的位置。出国走一走,找一找自己作为中国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吕著中国通史便是一本可以让自己找到在世界中的位置的书。兰小欢教授在《置身事内》里面写过的一段话:我相信中国会更好。这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即使这种想法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我并没有改变的打算。

当加时加到66把的时候,队友已经疯了 视频

好久没见过这么让人快乐的视频了。看不懂CSGO没关系,视频里面大家互相加油打气的氛围真的太好了。竞技游戏配置要求最高的不是显卡,而是朋友。

从群嘲到逆袭,《无畏契约》项目美术风格是如何确立的 视频

最近沉迷打瓦,也思考过这个游戏为什么会这么火。这个视频很好地分析了Riot做游戏的思路:降低竞技游戏的入门门槛,有自己鲜明的美术特点,只提供必要的信息。当然Riot的电竞赛事运营也很牛,这就是另一件事了。

建站小记

准备重开个人博客,希望跟世界建立更多的连接。网络上的帖子看了很多也折腾了许久,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最后自己摸索出来的建站方案是各个帖子东拼西凑下来的。记录下来供有缘人参考。

建站和写作

创建一个私人的Github 仓库(例如叫Hugo_Site),我采用的是Hugo。直接按照官方的指南安装即可。我使用的主题是Diary。将主题下载下来,放到themes目录中。

对于图文博客,初期没有考虑图床。为了更方便管理,我参考的是Hugo如何在markdown里引用本地图片。我使用的是Typora写作,在Typora中将存储图片到相同目录这个选项打开即可。在写作的时候,在/Content/Posts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在其内新建一个index.md,在这个md文件中写作。图片会存储在这个文件夹内,在生成站点的时候也会自动被Hugo拷贝到正确的目录,不用我们管。

写完文章以后在我们的仓库根目录下hugo server -d就可以预览网站,直接hugo生成网站。

最后我们的目录树如下:

├── .git //这是我们的私人仓库
├── .github //这是我们使用github action的地方,用于部署
│   └── workflows
├── .gitignore //[1]
├── .gitmodules
├── assets
├── config.toml
├── content
│   └── posts //文章贴这里
├── data
├── public //[2]
│   ├── .git
├── resources
│   └── _gen
├── static //[3]
└── themes
    └── diary

注释:

  1. .gitignore参考https://github.com/github/gitignore/blob/main/community/Golang/Hugo.gitignore
  2. 这个目录就是我们的网站目录。首先需要在Github上新建一个公开仓库,命名为username.github.io。然后在这个public目录下新建一个本地git仓库,git remote add origin设置为username.github.io这个远程仓库。

在生成网站以后,将username.github.io这个仓库Push到Github,稍等片刻访问username.github.io就能看到我们的个人博客上线啦。

如果需要自定义域名,从域名提供商那里购买域名,然后设置解析到username.github.io即可。我的域名(www.wxgopher.cc)是在Cloudflare购买的。在Cloudflare的设置界面中设置CNAME代理www到wxgopher.github.io。同时在wxgopher.github.io的repo中找到Settings->Pages->Custom Domain,设置www.wxgopher.cc。

20230219更新:将网站同时部署到了cloudflare pages,提高国内的访问速度。域名设置重定向到cloudflare pages。如何设置只需要按照cloudflare手册操作即可。

部署和SEO

我们每次写完博客以后必须本地hugo生成一下,然后手动Push /Public中的内容到Github,这很繁琐。我们可以设置Github Action,在每次Push Hugo_Site的时候自动触发网站构建并推送到Github Pages。

首先在Github账户中找到Setting - Developer setting - Personal access tokens。新建一个token,开启Repo和workflow权限,然后记录下这个Token。注意,这个Token只会展示一次。

Hugo_Site/.github/workflows中新建deploy.yml,内容如下:

name: deploy

on:
    push:
    workflow_dispatch:
    schedule:
        # Runs everyday at 8:00 AM
        - cron: "0 0 * * *"

jobs:
    build: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name: Checkout
              uses: actions/checkout@v2
              with:
                  submodules: true
                  fetch-depth: 0

            - name: Setup Hugo
              uses: peaceiris/actions-hugo@v2
              with:
                  hugo-version: "latest"
                  extended: true

            - name: Build Web
              run: hugo

            - name: Deploy Web
              uses: peaceiris/actions-gh-pages@v3
              with:
                  PERSONAL_TOKEN: ${{ secrets.PERSONAL_TOKEN }}
                  EXTERNAL_REPOSITORY: wxgopher/wxgopher.github.io
                  PUBLISH_BRANCH: master
                  PUBLISH_DIR: ./public
                  CNAME: www.wxgopher.cc

这里CNAME,EXTERNAL_REPOSITORY换成自己的。然后在仓库的Settings->Secrets中新建一个名称叫PERSONAL_TOKEN的Secret,值为刚才的Token值。直接Push到Hugo_Site这个仓库便会触发自动构建网站,构建网站的产物自动推送到wxgopher.github.io这个仓库中。

设置SEO,让搜索引擎能抓到自己的网站:

百度:在https://ziyuan.baidu.com/中验证自己的网站,然后手动提交网站Sitemap;

Bing:在Bing Webmaster中提交自己的网站;

Google:在Google Search Central中提交自己的网站。

其他

更多SEO/评论等功能可以参考后文的参考文献。

Happy Blogging~

参考文献:

个人博客搭建教程

免费的个人博客系统搭建及部署解决方案(Hugo + GitHub Pages + Cusdis)

零成本搭建现代博客指南

Github Pages + Hugo搭建个人博客

Github pages部署hexo博客的缺点

Hugo auto submit to baidu

高考后十年

实际上我是2011年参加的高考,到现在大概九年多一点时间。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求学之路暂时告一段落,自己踏入社会工作岗位也有大半年的时间(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漫长的在学校打工不算是严肃意义上的工作的话),赶在这个时间点,对自己的求学路做一个总结,给十年前的自己作一个交代,也希望十年后的自己能看到这篇文章聊作谈资,话说回来,我还真是很好奇十年后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过得好吗?

我有隔一段时间就写总结的习惯,从刚上网的时候的百度空间,到QQ空间,到把朋友圈当公众号,但是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只翻了翻手机相册,并没有参考原来写过的文字,一个原因是于往之不谏,另一个原因是现在还记得的大概是最珍贵的。记忆当然有偏颇不实之处,尤其是人容易美化自己的成就,所以各位看官辩证看待就好,但是无论如何那也是自己宝贵的财富吧。

这些故事本身是想跟自己的她慢慢讲,显然她来得有点晚,不过2020这个数字比较有仪式感,那还是发出来好了 :)

长春 ① (2011.9 – 2012.4)

2011年我参加高考。考试之前对高考其实没有任何感觉,因为自己的模考成绩不稳定,而且也是被班主任放弃的那一批学生之一,在考完以后连分数都没估就出去玩了,最后的结果还是蛮戏剧性的——599,当时省一本线是534,这个分数大概是能上一个省内211选不错的专业的水平。最后填报的志愿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有川大跟湖大(这两个学校好像提档线都没上),一志愿是吉大。当时安徽是6个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填了“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后面物理金融瞎选一通,然后用生物工程补上了最后一个空位。非常巧的是最后录取的时候我只录到了第六志愿,生物工程专业。说非常巧是因为后来我才知道当年安徽有一个跟我考一个总分的哥们,排名比我高,第一志愿也是计算,我是报这个专业的排名第三名,就一路滑档到了第六志愿。

语文选择题最后几分钟改了一个选项让我没有录取到自己的第一志愿,并且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我被录取到了时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专业。当时的日子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自己本不擅长画图,要花一个下午在制图室画大图;只记得上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对着照本宣科的老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只记得学长学姐说考研工作该怎么准备的时候,心里想你们学这个专业没有任何前途,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学一些没有任何用的东西(对,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有幼稚的成分在里面)。人对自己不愉快的记忆总是刻意回避的。当别人开始享受大学时光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忙着讨好辅导员为了四年以后能保到本校这个垃圾专业的对口专业接着读自欺欺人的研,我已经在打听转专业的范围并且开始准备了。当时也想过走不掉怎么办,有几个晚上都是在快要崩溃的边缘度过的。后来跟一位朋友打电话聊天的时候被一语点醒:你反正都是要去考试的,你要考得上你现在这些担心都没有任何意义,你要考不上就到时候再说嘛。我已经不太记得当时是谁跟我说这些话的了,但是我到现在都非常感谢他。

为了争取到转专业的名额,我必须去学习一些自己很讨厌的课,这样才能拿到参加考试的机会。我觉得这个制度是非常不合理的:要转专业出去自然是不希望呆在这个专业,你让别人还花时间在这里是何苦?

事实证明大一的时候还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虽然非常讨厌自己学的专业课,但是为了拿到转专业的名额必须逼着自己去学,于是每天晚上都呆到图书馆/教学楼关门,后来准备出国,考G考T,这个习惯保持到了大学毕业。

第二学期开学我们的高数课换了一位老师D,D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时的高数课老师因为一些私人原因休了一个学期的课,适逢D老师从美国访学回来,学院便安排D老师去上我们的高数课。D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专业基础我并不是特别欣赏,坦白来讲数学科班毕业的D老师讲高数课很多东西都没有讲明白,但是D老师描绘的美国的天堂一样的生活还是很吸引年幼的我。在D老师之前我从来没有动过出国的念头,直到D老师一语点醒梦中人:老美很大方的,你出去读书可以拿奖学金,完全不用家里掏钱。从今以后我开始关注起留学方面的信息,然后又是机缘巧合当上了当时全国最大的在线留学交流平台——寄托天下论坛的版主,认识了更多一起出国奋斗的小伙伴和已经在国外留学的前辈,弥补了信息差,这直接促成了我后来DIY申请4个国家十余个的研究生项目而没有给留学中介掏一分钱,并成为我主导编写吉林大学2015版飞跃手册的契机。

2012年的春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第一志愿自然报的是计算数学系。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报的最多的专业是车辆工程(也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那个时候计算机系的分数还没有现在这么夸张(我的分数如果填了计算机就直接上了)。当时全校进入复试的有4个人,录取3个,但是有一个人复试没来,所以我就直接躺着进了计算数学系。

春夏之交,收拾行囊,告别自己呆过大半年的地方,原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现吉林大学南岭校区。

长春 ② (2012.5 – 2015.6)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平时不怎么好好拍照片,现在想找一张南区的图都不好找,放一张图书馆的。

进了新专业以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补课。当时辅导员问我是要延一年还是直接去参加数学系的考试,我想也没想表示拒绝延期毕业(当时跟我同时转专业去的另外两个同学也都没有延期,他们的本科成绩后来一直都保持得很好,最后都保送了)。如果不选择延期毕业就意味着大一下学期要补大一上学期数学系学的课程,并且大二下学期要考6门数学专业课(补大一上学期的课)。

数学系学的数学和工科学的数学完全是两个套路。我第一次翻开数学分析的时候基本处于每个字都认识一句话连在一起就看不懂的状态。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人生中另一位贵人,W神。怎么认识W神的我委实记不清了。当时W神让我从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开始看。于是立刻从桂林路同仁书店搬了一套回来啃。我能记得桂林路同仁书店是因为我在这家小书店里消磨了太多的时光。大一军训的时候同仁书店来发打折卡,无限次85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打折就完事了,现在没有套路的打折卡基本绝迹了),我靠着这张打折卡整个本科阶段有事没事就去同仁书店淘书。印象中很多年前看了个新闻,这家店似乎已经不在了……老毛子写书的风格非常苏联,非常厚并且有大量的习题。这套书有效缓解了我完全看不懂自己本科教材的尴尬。靠着这套书苟过了大一第一次期末考试。

大一上学期忙着转专业,大一下学期忙着补课,并且计划了考G考T。整个大二大概也都在忙着补课和准备GRE。准备GRE的时候的作息差不多是5点50起床,夏天骑车冬天走路。东北的冬天是很夸张的(不过我后来去了比东北更冷的地方,那是后话),下一场雪以后自行车就扒不出来了,并且地面非常滑只能走。因为早晨起床比较早所以不会跟人抢厕所洗漱台(我回忆了一下大学四年几乎没有跟人抢过厕所,因为起的太早了……包括现在工作了我去食堂也从来不排队,因为去得早没人跟我抢嘛!),本科的时候宿舍在学校外面,要穿过一个小区才能走到学校东门,整个校区是东西方向的矩形,大概6:40走到食堂赶上食堂开餐。刚开餐的时候饭菜还是热乎的,阿姨给的也比较多,而且想吃啥吃啥,算是一个福利吧 :) 。吃完饭继续往图书馆走,大概7点出头到图书馆,图书馆刚好开门,进去背单词。日复一日坚持到了考托福结束,唯一的区别就是走路上听的东西,考G的时候听陈琦的3000词还有鸡血音频(那个音频我已经找不到了,不过里面最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你说你睡什么睡你又不是跟别人一起睡你睡那么多干嘛”),考T的时候听NPR和科学美国人60秒(这些材料的语速足够快,并且词汇足够多)。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一下我的室友们,能容忍我这么早起床有时候还会把他们吵醒,要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

第一次考G的时候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整个人太紧张,曾经一度弃考(其实最后verbal也有150),考完以后整个人差点崩溃。这个考试直接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以后就算是期末考试如果碰到不会做的题目都会想到这课考砸会直接影响自己的GPA,可能就申请不到自己心仪的学校,然后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现在回想那个时候的自己确实是很幼稚的,可是我也不会忍心去嘲笑一个拼命努力又患得患失的自己。

嗯,本科四年唯一一次哭鼻子不是什么失恋(当然也没有),而是大二有两门数学课考砸了……

整个大学的寒暑假几乎都是在准备考试中度过的。第一个暑假去新疆度了个假,回来以后被W神数落了一通说你居然还有时间去度假,幡然醒悟,后面的寒暑假几乎在家都没呆过几天。

因为转专业还要准备出国,我不可能跟着数学系的学生按部就班一起上课,我有比他们多一倍的课业量,他们上课讲的内容我也听不懂,于是从大二开始养成了能自学的课全部自学,后来大三的时候泛函分析期中考试之前我已经把整本书的课后习题全部做完,期末拿到了90+分(不过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泛函分析考的很简单)。为了在短时间内跟上课程进度,并且兼顾到自己的GPA,我买了个小的横线本,每一根线代表一个时间块(大概是1个小时),每天的学习任务大概是从7点到晚上11点,中间划掉几个吃饭,休息和体育锻炼的格子,剩下的时间填上科目和要看的书/要做的习题。能不去上的课尽量不去,去上课只有两种情况:这个老师点名,以及这个老师的课确实值得听。所幸那时候的母校还算人才济济,CY老师的实变函数,LHL老师的数学分析,LYH老师的PDE数值解,H哥的复变函数和拓扑,XL老师的微分动力系统都是我会认真听的课。(也就是剩下的课我一般都不去听了……)。当时为了充实自己的课程列表申请数学系研究生,我跨专业选了纯数学系的微分动力系统和拓扑学,后来我发现我的成绩虽然不是我们那一届中比较出彩的,但是我的学分是我们那届最多的 :)

当时一天最开心的时候大概就是早晨吃到食堂热腾腾的第一锅包子的满足感,以及晚上图书馆闭馆的时候听着背景音乐(一般是萨克斯的《回家》)结束一天的学习的充实感。

这里是另外一个我经常上自习的地方,李四光楼。

本科1

本科四年可以说是我人生前26年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充实是因为身不饥寒,天未曾负我,学有长进,我对得起天。快乐主要是来自两个组织,跨学科沙龙和吉大出国党。

跨学科沙龙是CC学长(另一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和另外两个大神0X年的时候创立的一个地下组织,刚开始只是几个热血青年每周抽出来点时间聊天,天文地理哲学无所不聊,后来变成每期一个固定的主题,由一个主持人做分享,剩下的时间大家自由讨论提问的形式。

我记不得是怎么知道这个组织的了,大概是看到了人人主页(当然,人人已经黄了)。因为是地下组织(没有在社团注册),百团纳新的时候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在哪里,后来还是联系上了当时的一个负责人才加入的。我帮助运营这个组织直到自己毕业,后面交给了自己的学弟学妹,但是听说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办活动了,感觉自己没有选好接班人,到现在都很内疚。

当时活动做的比较大的时候每次能有二三十个人来参加,常客有十几位,每半个月举行一次活动,一般是安排在周日晚上18:30,持续一整晚直到大概22点大家一起踏雪而归。因为不是正式注册的社团,所以连找活动教室都颇费心思,有种死亡诗社的感觉……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这些有梦想的孩子。有一次活动某学院的L老师来参加,并且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努力,于是后面我们每次活动都会打着L老师的旗号去某学院借讨论班的钥匙,这个福利一直持续到了我毕业。

从硬盘翻出了一些当时的活动PPT:

下面是大四毕业前夕沙龙安排活动的时候心血来潮拍的合影。

沙龙对我的意义不光是发现了这个学校里的一些有趣的热血的人,而是结交了很多知心的朋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现在的沙龙人在世界各地为了自己的小梦想继续奋斗,你们还好吗?

大三结束以后忙完了各种出国考试,开始申请。这个时候我已经在寄托天下论坛当了1年多的斑竹,就想着人多力量大,拉上吉大在准备出国的小伙伴组了个群。从报offer到准备签证,群里的小伙伴群策群力互相照应,这也是一段很宝贵的回忆了。

后来机缘巧合通过出国党的朋友认识了K神。K神是14届吉林大学飞跃手册的主编,写了整本飞跃手册的大部分内容。等我们出国党的同学陆陆续续拿了offer以后我也萌生了修订飞跃手册的想法。说干就干,从K神那要来了14届飞跃手册的底稿,找JS姐要了张封面图就开搞。

当时定下的基调是整本书主要是我来基于自己两年的留学论坛斑竹经验进行修订,剩下的语言备考签证准备找了出国党另外几个大佬写。为了对比上一版有实质性的进步,我们制作了一章收集当时全校40余个学院大多数出国的人拿到的offer(这在以后的飞跃手册里几乎是做不到的),又加了一章叫海外校友访谈录,邀请已经出国的学长学姐给我们分享经验。

这里致敬给我们回复的各位学长学姐。顺便一提访谈录中的CHX学长,在给我们回复以后两三年因来自变态导师学术造假的压力在美国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希望你在天堂过得好。

image-20201226195110186

Canada (2015.9 – 2018.10)

2015年秋天,温哥华经转,我来到了加拿大可能是最冷的“大城市”——萨斯卡通市(萨屯),录取为萨省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生。下图是学校主楼(Nobel plaza,当年化学系出了一个诺奖)

顺便乱入一张温哥华拍到的豪宅,在去UBC的山路上

研究生4

当时选这个offer考虑了两个硬性条件:奖学金和学科。当时因为没有坚决申请计算机系的硕士,到offer下来以后意识到数学博士我是真的读不下去,最后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这差不多是萨屯典型的景象了……在这种地方确实是十分适合学习的,因为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不过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有时间没钱,现在是有钱没时间。没有在读研的时候多跑出去看看还真是有点遗憾的。

研一主要是上课。当时到了屯子也没有什么朋友,中国人也不是特别多(整个计算机系同届20多研究生只有我一个中国人),这点可能是在纽约多伦多之类的大城市呆多了的留学生不能想象的。浑浑噩噩上了一学期课,跟身边的人也大多玩不到一起去。出了国才理解了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在这种比较一般学费便宜的公立学校读书,不比顶尖学校的顶尖专业,大多数人来只是为了混个文凭然后移民。那时候(15年)国内的舆论环境是非常差的,想移民的人非常多。本地华人群体也没法融入,不是轮子民运逢中必反的老华人,就是花天酒地老子牛逼的富二代,跟这些人价值观和消费观差异巨大,完全玩不到一起去。那段时间每次想到自己要在这样的地方度过两年就觉得绝望。

转运发生在研一下学期。上Keil教授的计算几何课机缘巧合认识了几个工程系的研究生朋友,这也是我在屯子最宝贵的财富。下面这张图摄于我们聚会的大本营,萌萌哒QQ的家,19 Mitchell Street.。

圣诞我们在这里,元旦我们在这里,农历新年我们也在这里;我们一起涮火锅,吃烧烤,搭过帐篷上过山,组过车队渡过河。

相似的人总是相互吸引的,虽然我比大家都二了很多,但是跟他们在一起我真的很开心。我们有相似的背景,聊不完的话题,聚不完的聚会,这一定是上天安排来拯救我的生活的一群天使。

一起去过加拿大(可能是北美)最美的国家公园:

研究生9

一起消灭异国他乡过不了农历年的孤单:

一起穿越美加国境线:

研究生8

……

我在屯子里的快乐都是他们给的。

屯子的生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是比较艰苦的。因为地处加拿大大平原中间,维度跟漠河相当,冬天可以有零下50℃的体感温度。到了加拿大我才知道体感温度和气温是两个东西。下面这种新闻我都看麻木了,内心没有任何波澜:

极度的寒冷真的是可以冻死人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高速开车滑到了雪沟里(这里顺便提醒一下,暴雪天气不要开车上路,上路都不可以,警察是不会救你的,因为他们也怕死),雪把整个轮胎都盖住了。这个时候神奇地有一个大哥开皮卡路过,把我们一车人捞到了镇子上。这个救命恩人我只知道他叫Lance,没有他的出现我就不会坐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了。

除了极度寒冷以外国货贫乏也是一个问题。大城市的留学生可能很难想象我们这些村里的留学生吃个烤鸭都要拍照发朋友圈的幸福。因为要买烤鸭,必须开车单程600公里去旁边最大的城市Calgary,那里有大统华连锁超市,有相对正宗的中餐。我们每次去Calgary的流程一般都是,先处理一些必须处理的事务,然后中午在小肥羊吃一顿火锅(也就只有在加拿大还有人会吃小肥羊这种垃圾食物……),小肥羊旁边有大统华,在大统华里把后备箱塞满,然后一路开回萨屯,到家刚好晚上八九点的样子吃晚饭,一般是热一热大统华带回来的卤味,屯子里买不到的那种。

因为国货匮乏,所以小地方的中餐价格很贵并且变态地难吃,吃那些中餐是对自己的钱包和自己的胃的侮辱。于是只好走上了自己中午带饭的路。

出国之前十指不沾阳春水,刚开始几天做出来的饭是这个样子的:

研究生2

坦白来说很难吃,并且并不会因为是自己做的饭就变得好吃一点——不存在的。每次吃自己做的东西都有种吃一勺就饱了的感觉……

不过做饭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刀工火候再加一些小技巧。油盐酱醋热油冷油后来越玩越转发现做饭并不成为一个问题了。那个时候还没有王刚老师,不过如果跟着美食博主做饭肯定会进步更快一点。后来韭菜盒子手擀面包包子都是常规操作了:

研究生13

后来还写了些心得什么的(这是一部分)

image-20201226220218299

所以害怕做饭的朋友,你看我刚开始做的那能吃吗?都有一个进步的过程嘛,相信自己💪

2017年11月完成硕士答辩,这个时候其实我已经在half-time工作了,工作地点是大学园区里的一家百余人规模的小公司(后来被西门子收购了,我也算是半个前西门子员工了)。然后就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被炒鱿鱼。具体的过程略过。

炒鱿鱼之后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经济,由于我已经在供车贷了(顺带提一句当时没有任何理财意识,工作之后直接贷款买了一部新车,这是典型的资本积累初期给自己增加负债的错误举动),每个月还贷都很多钱,经济压力一下子爆炸。幸运的是失业一个月后我硕士导师给我在学校找了份临时工的职位,勉强维持住了经济平衡。但是由于车贷的存在每个月还是没有任何结余。

失业又没有工作的那阵子我是很消沉的,但是这种消沉没有反应在行动上。事实证明让自己最快从痛苦中走出来的办法就是忙起来。

我在失业的第二天就打开了Leetcode开始刷题。一开始是用Python写,主要是为了找工作,后来用C++写,为了练习一下C++。Leetcode这东西其实我也不是硬写,因为首要目的是找工作,所以我的做法是先把答案背下来,然后反复AC。刷题这事很简单,背就完事了,别问,就背。熟能生巧的东西,到后面写个什么BFS/DFS闭着眼都能写出来。

image-20201226222007388

同时我注册了能找到的所有招聘网站的账号,以每天20-30家公司的速度投简历。找工作这件事操作起来真的很简单,投就完事了,别问,就投

有人会问这么多申请怎么管理?做个excel就好了嘛。公司名称,链接,账号密码,备忘录,申请状态(涂色)。我申请研究生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image-20201226222238675

最后也拿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面试,但是由于专业实在是不匹配,再加上我投的范围比较集中,一直没有理想的offer。

找工作这事儿不难,找到好工作不容易。也有朋友劝我去学学前端学学JS(当时JS确实非常好找工作),我没有听,因为让我去撸前端框架我觉得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当然这个理由听起来很酷,主要还是因为失业的时间并不长自己也还有一些银行存款,后来又有大学的临时工作可以接济一下我窘迫的经济,我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了。

从大四被W老师领进图形学的门,到研一选了Stavness教授的Computer Graphics,我越发觉得that’s it,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研一下学期的时候在没有任何Publication的情况下申请了北美的一些graphics方向的PhD,最后以团灭告终,这也是我硕士毕业去工作的原因。

在学校打工的日子我白天帮硕士导师处理一些数据,写一些文档,晚上边刷Leetcode边补计算机基础。那段时间看完了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刷完了Udemy的现代C++课程,看了一部分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东西。为什么要看RL还是因为CC学长。当时CC学长听了我的遭遇,帮我联系了一位教授要跟着他做东西(虽然最后不了了之),这是CC学长第一次在我人生的黑暗时刻给我亮起了一盏灯。这段时间顺便认识了F神(另一位贵人)和几个做图形学的小伙伴,开了一个知乎专栏(GraphiCon),写了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在这个专栏的号召下我们这个图形学小讨论组人越来越多,后来中科大的L老师接了过去,走了专业的运营,成立了GAMES-CN图形学交流论坛。我也可以说自己是半个GAMES的创始人了哈哈(太不要脸了)。

有一次机缘巧合联系了一下美国的K教授(捷克佬),K教授表示自己手里有一些funding,问我有没有兴趣,不过要先做个题。我表示challenge accepted。用了F神提供的代码框架大概在一周的时间内做了出来,拿到了K教授的offer,办签证准备去美国。

当时有阵子还急着卖车,后来有个朋友说可以陪我自驾过去,于是果断收拾行囊,走他娘。当时的路线是这样的,3天走完:

image-20201226224301269

2019年秋天,我来到了美国。

U.S. (2018.10 – 2019.8)

在美国的经历并不是很愉快,愉快的记忆主要来自于我那欢乐的房东大叔一家子,来自于走过的美国的一些河山。去加州面基了CC学长和JS姐(是被CC学长甜美爱情酸到的旅程!nice的人总是有好运,我是很相信的),去德州面基了YC学长,顺带学习了德州的历史(写过一篇文章,回头贴上来)。去过几个国家公园。在美国旅游才能体会到自驾的乐趣。

放几张图吧。

黄石国家公园棱镜温泉

mmexport1559006128755

Texas constitution

IMG_20190603_141634

Bryce Canyon Nation Park

IMG_20190608_184745

Zion National Park(这是我觉得我见过的美国最美丽的国家公园)

IMG_20190609_153332

也跟保加利亚小哥熬夜赶过SIGGRAPH(虽然没有投中)。我想我最大的遗憾是一个做graphics的人没有SIGGRAPH吧。

最后和捷克佬明面上和平分手,实际上不欢而散。具体的原因和过程写过文章于是我便不再愿意回忆,我一向不是一个喜欢归错给别人的人,我当然是因为没有强到让他离不开我,只好自己离开。我是捷克佬评上tenure以后被开掉的四个学生的第三个,我走之前警告过我留下来的两个中国同学,说我觉得捷克佬早晚要跑路,一年以后他真的扔下他的学生跑路了……

从这件事情以后我就对变态导师留下了心理阴影,读研一定要选自己知根知底的导师。

当时被通知开除的时候,经过在加拿大失业的打击,我心里是有准备的。他通知我没有funding了以后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签证问题。我的美国签证如果没有funding的支持我就要立刻滚蛋,这个时候距离签证失效还有20天(嗯对,捷克佬当然doesn’t give it a shit,whatever,你滚了关我叼事:) )。

我在第二次失业的头三天做了如下事情:联系了我的一些朋友帮我联系各种机会,因为我需要money;报名了半个月以后的雅思G类考试,如果美国签证失效我可以直接考雅思拿枫叶卡回加拿大(当然实际操作比这个要复杂一些);去联系学校学生处申请签证续期。

几天后,学校签证处回复让我补交财产证明就可以了,这给我争取了一两个月的缓冲期;

一个星期后,硕导说你想回我这里干活随时欢迎,拿到了保底offer;

半个月以后,考了个G类雅思,在只准备了不到一周的情况下考到了8分,并且单项全部过线,达到了枫叶卡的要求;

三个星期以后,CC兄帮我联系到了浙大的机会,同时F神给了我一个课题说可以让我先做,我权衡了一下准备回国;

可以说没有CC兄和F神的帮助,我走不到今天。

2019年9月,我买了单程机票,经转西雅图落地上海,我回来了。

2020年1月,新冠爆发。我希望我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朋友一切都好。

结语(2019.10 – 现在)

到了杭州以后我一边做F神给我的课题,一边准备申请2020FALL图形学的PHD。我的经费来自于YY老师。这里要特别感谢YY老师让我瞎折腾而没有给我任何KPI,这可能是我最应该珍惜却没有拼尽全力去努力的一段时光,我还是蛮后悔的。

当然最后还是因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以及我本身并没有图形学的publication,再一次全军覆没。那个时候疫情在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一天的中午,我还记得那顿饭我和爸妈都没怎么说话,爸妈一直说没事的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我却觉得自己这么折腾下去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

然后又双叒叕开始找工作……

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了我。一个月以后我拿到了国内某厂的offer,做引擎技术支持,也是我很感兴趣的课题。

2020年4月,收拾行囊,来到了深圳。

每次我被生活重重摔打的时候,都会被人拉一把。我不知道这是幸存者偏差,还是我的运气真的很好(我想应该不是,否则就不会失业这么多次了:) )。

但是Anyway,我还在这里 :)

10年时间,无数人走进了我的生活,因为各种原因,有的人在中途下车,有的人仍然在我身旁给我鼓励和支持。无论这些人在我的身上留下了什么,我都会感谢你们。凡是过往,皆成序章。

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跟房东大叔一家喝酒,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情绪突然有点失控,觉得自己都这么大了还是一事无成。房东大叔说,你看我儿子那个冰淇淋店,你说他能赚钱吗?咱就是没赚到钱咱还过了老板瘾呢。回过头来我理解了房东大叔的话。好的经历,坏的经历,这些都是我的财富。

10年时间,我懂得了什么是悦纳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决策,自己的路自己走,如果没有路就自己开一条出来;

10年时间,我懂得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偏颇,不极端,不慷他人之慨;

10年时间,我懂得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才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2020年过去,自己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我慢慢接受了生活对我来说就像开盲盒这个设定。

情怀和抱负还在,专业技能在刷,心态逐渐平和。

眼里有光,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Long volatility。

image-20201227001310595

LaTeX与学术英文写作

本文为笔者作为业余的LaTeX使用者所作的心得分享,旨在帮助刚接触LaTeX的同事快速上手这一强大的排版工具。文末夹杂一些关于英文学术写作的小技巧供读者参考。更多关于TeX排版技术的研究可以参考文末的“推荐研读材料”。

LaTeX基础知识扫盲

Q:什么是LaTeX?它和TeX有什么区别?

A:高德纳在1978年实现了第一版的TeX引擎,用来进行书籍排版。LaTeX是针对TeX进行的封装和扩展。详细的历史可以参考文末参考文献中的“雷太赫排版系统简介 / 包太雷”第8页。本文会混用TeX/LaTeX。

Q:我可以从哪里快速上手TeX的基本概念、原理等?

A:最快的方式是参考“雷太赫排版系统简介 / 包太雷”。

Q:我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TeX?

A:会议论文投稿一般会给出TeX模板;希望写有大量数学公式的文档;进行简单的幻灯片制作(参见后文对beamer的介绍);希望使用源码托管系统托管文档;进行书籍排版等。

Q:什么是TeX发行版?我应该使用哪个发行版?

A:发行版是对集合TeX排版引擎、格式、宏包、驱动等连同一些实用程序 (utilities) ,遵照 TEX 的规范打包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套软件系统(摘自“雷太赫排版系统简介”),发行版一般自带一个编辑器前端(比如TeX Works)。笔者推荐使用TeX Live,并使用地球上现存最强的TeX专用编辑器TeX Studio进行写作,MikTeX发行版不再推荐使用,因其实现标准与TeX标准略有偏差(此处引知乎用户李阿玲的回答),导致搜索故障排查信息不如TeX Live发行版方便。CTeX套装(MikTeX+WinEdt,注意这里不是指ctex宏包)不再推荐使用,因其自带的WinEdt编辑器是破解版,存在版权风险。

Q:别人家为什么可以PDF和TeX源码双向跳转?

A:这个特性叫SyncTeX,一般的TeX发行版是附带此功能的。SyncTeX生成的中间产物扩展名为.synctex.gz,删除这个文件并重新生成可以部分解决SyncTeX无法自动跳转的问题。

Q:TeX Live如何安装新的宏包?

A:通过tlmgr进行。安装TeX Live会自动安装tlmgr。或者是在CTAN查找手动下载安装。

Q:下载安装TeX系统/宏包为什么如此慢?

A:两个原因。其一是TeX宏包一般都非常小,又非常多,初次安装的时候会比较慢。再者TeX的主镜像源在国外。国内可以使用比较稳定的镜像源有清华大学的TUNA,参考这个页面

安装和配置TeX写作环境

在线写作环境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基础功能免费的在线LaTeX写作网站,例如Overleaf。这类平台的优点是便捷,多平台同步,但是也存在如下缺点:

  1. 在线文档协作平台不符合公司的安全规范,有触犯公司高压线的风险;
  2. 故障调试不如本地环境便捷;
  3. (截止到2020年初)在线平台的代码高亮/自动补全等功能都不如TeX Studio等专业的TeX IDE。

离线写作环境

笔者推荐使用TeX Live发行版,并推荐使用TeX Studio(支持几乎市面上所有TeX前端的功能,并且是跨平台、开源、免费的)这款IDE作为协作工具。这两款软件都有Windows/Mac/Linux版本。

从TeX Live官方网站 下载安装程序安装,然后下载TeX Studio。需要注意的是TeX Studio的安装尽量在TeX Live以后,这样TeX Studio可以正确配置相关的执行命令。

如果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从LaTeX Templates下载一份自己喜欢的模板,开始写作~

一些零碎的小技巧

  1. 开始写作之前建议先通读ltxprimer(文末参考文献),这本书只有100多页,可以扫清绝大多数使用TeX遇到的障碍;
  2. LaTeX可以用来制作幻灯片,使用Beamer类;
  3. 如果要批量OCR数学公式转换成TeX代码,可以使用Mathpix。这款软件是免费试用的;
  4. 类似于C++的#define,TeX有newcommmand/renewcommand
  5. 非有必要,不要随意导入新的宏包:TeX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宏包与宏包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6. 爆栈网(stackoverflow)的TeX板块是最活跃的解决TeX问题的社区;
  7. 文献引用使用bibtex。查询引用文献可以用Google Scholar,搜索条目下面有bibtex格式。TeX Live默认配置了bibtex,只需要在文章中加入\bibliography{bibfile.bib}即可。详细的引用文献使用方法可以参考Overleaf的这个页面

英文学术写作技巧

  1. 拿不准句子别扭不别扭,用Google搜一下;
  2. 不知道该使用的介词搭配,用英语语料库查一下(常用的英语语料库附在文末),一个使用的例子可以参考怎样利用COCA语料库提升英语用词水平?
  3. 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参考Punctuation - English Grammar Today
  4. 快速回顾英语语法和写作技巧参考文末附录。

推荐研读资料

LaTeX排版技术

  • 雷太赫排版系统简介 / 包太雷
  • The ltxprimer / Indian Tex User Group
  • LaTeX入门 / 刘海洋

英文写作(从简略到详细排序)

  • 语法俱乐部 / 旋元佑
  • McGraw-Hill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and Usage / Larry Beason and Mark Lester
  •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 Christine B. Feak and John Swales
  • Cambridge English in Us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英语语料库